智權報總覽 > 產業與經濟           
 
Intel與ARM混戰 新舊晶片霸主誰能勝出
蔣士棋╱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長久以來,在處理器晶片產業中,行動裝置與PC、伺服器向來壁壘分明。但隨著時間推移,為了開發新市場,個人電腦的霸主英特爾(Intel)不得不砸下重本開發專攻行動運算的新產品,而在行動裝置市佔率高達九成的安謀(ARM),也開始覬覦長期被英特爾主導的伺服器晶片市場。一場新舊半導體霸主的混戰,即將開打。

十月十四日,英特爾公布第三季財報,乍看之下十分亮眼,因為不論是營收、獲利還是每股盈餘,都比上一季或是去年同期有顯著的成長;唯一令人意外的,是行動通訊部門(Mobile and Communications Group)的表現。當PC、物聯網等業務都有兩位數成長時,英特爾的行動通訊事業在第三季只繳出一百萬美元的營收,單季虧損達到十億美元,整年度累積虧損也超過三十億美元。

在成長快速的行動裝置市場中節節敗退,對於英特爾這個半導體業龍頭來說絕對不是好事。早在九月初的IFA會場上,英特爾就對外發表了新一代的行動裝置處理器品牌Core M,並宣布包括宏碁、華碩、惠普、聯想、戴爾等大廠,都將推出搭載英特爾新一代處理器的二合一行動裝置,預計在今年第四季時就會正式出貨,期望能藉此拉抬在行動市場的頹勢。

與英特爾之前在行動裝置上的主力產品Atom相較,扛著「Core」招牌的Core M不但效能更強大、更省電、規格上也更加輕薄。Core M所採用的製造架構是英特爾最新一代的Broadwell 14奈米製程,比前一代的Haswell 22奈米製程更加先進。受惠於製程的改善,Core M比起前一代的Core晶片,在面積上縮小了37%,是Core系列中第一個不需要風扇設計的處理器,更加適合輕薄短小的行動裝置,例如早在六月舉行的computex上,英特爾就曾對外展示搭載了Core M處理器,厚度只有七公厘左右的平板電腦。

此外,採用14奈米製程的另一個效益就是性能的大幅提升。過去intel處理器最為人詬病的高耗能問題在Core M也獲得改善,省電能力增強了四倍,間接使得電池效能顯著地提升;另一方面,Core M的圖形處理能力與運算能力並沒有因為低耗能而打折扣,也都各自提升了60%與50%。很明顯地,集結了那麼多優點的Core M,就是要替英特爾在行動裝置市場打下一片江山。


與22奈米製程相較,生產Core M所使用的14奈米製程電晶體線距更窄、高度較高,矽基板所需面積較小,有助於減少電量流失與空間使用。
資料來源:intel.com

在此同時,長期主導行動裝置市場的安謀(ARM)陣營也是動作頻頻。除了既有的手機、平板裝置外,現在更看上一直被英特爾把持的伺服器晶片市場。隨著雲端、物聯網的發展,對於伺服器的要求也越來越嚴苛。尤其當伺服器數量越來越多,持續運作的時間也越來越長時,能源管理自然更加重要。

自從ARM宣布64位元的ARMv8架構,以及今年又公開基於此一架構開發的Cortex-A50的A53、A57晶片後,這股趨勢更加明顯。受惠於ARM自身的big.LITTLE技術,ARM晶片在低度使用時能節省75%的能源,重度使用時則能多發揮40%的效能。這種高效能低耗電的特性,自然成為市場上的新焦點。今年年中,ARM已經宣布將與台積電合作,以FinFET製程生產A57,超微(AMD)也即將推出基於此一架構的伺服器晶片,最晚今年第四季就會上市。其他包括戴爾、惠普甚至是臉書(Facebook)都表態支持,安謀自己更喊出五年內搶佔10~15%伺服器市場占有率的目標(目前約為5%)。


比起使用前一個世代架構的Cortex-A7與Cortex-A15,使用ARM v8打造的Cortex-A53與CortexA-57在網路瀏覽上的效能都提升了將近50%。
資料來源:arm.com

不論是英特爾或安謀,想要達成目標其實都不容易。對於英特爾來說,第一波搭載Core M的產品只有二合一的平板/筆電,如果不能夠推廣到智慧型手機上,或者是被三星等指標性大廠採用,終究功虧一簣,而Core M如何與既有的產品線Atom分工也是一大問題;另一方面,縱使安謀的伺服器晶片有低耗電的優點,但如何讓早已習慣英特爾x86架構的全球開發人員接受新的架構,將會是新的挑戰。換言之,安謀除了晶片設計之外,還得建立一個從到硬體製造到軟體開發的生態系,才能成功挑戰英特爾的霸權。
這場晶片產業新舊龍頭的混戰,未來還有得看。

 

英特爾(Intel)

安謀(ARM)

成立時間

1968

1990

2013年營收

527億美元

7億1460萬美元

2013年獲利

96億美元

1億480萬美元

美國專利數量

25310

902

 


Facebook 按讚馬上加入北美智權報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