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權報總覽 > 產業與經濟           
 
藍光LED的革命與省思
陳武立/北美智權 教育訓練處 研發創新顧問

驚呼之中,2014年10月7日下午瑞典皇家科學院揭曉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由日本學者赤崎勇(Isamu Akasaki)、天野浩(Hiroshi Amano)、中村修二(Shuji Nakamura)(如下圖一)等三位共同獲得。他們以藍光LED(Light-Emitting Diodes,簡稱LED)這個研究成果對世界的貢獻獲得殊榮,真是眾望所歸。目前,赤崎勇現任名城大學終身教授、名古屋大學特聘教授,天野浩現任名古屋大學教授,中村修二則現任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教授。

圖一、20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左起赤崎勇(Isamu Akasaki)、天野浩(Hiroshi Amano)、
中村修二(Shuji Nakamura)。


圖片來源:www.fingerdaily.com

藍光LED有多重要?

為什麼藍光這麼的重要呢?這要從人類長遠的照明史說起,可以參考下圖二照明發展歷史,自古以來,人類為了突破夜晚禁錮,不停止的追尋著將黑夜點亮的方法,在1879年愛迪生發明燈泡之後,早在20世紀初,LED就已被世人所發現並發展,當時這是一個全新的點亮世界的方法,幾十年來備受期待,但1990年之前,既使早已有紅色與綠色LED出現,卻始終無法成為照明的主流技術,當然這中間存在著相當多的問題,如:材料、製成條件方法、光效率、壽命穩定性等等,其實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了藍光LED,缺乏它便無法進入全彩的世界,因此藍光LED的開發成功,格外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同時也被喻為是繼愛迪生之後,另一次照明革命。

圖二、照明發展歷史

圖片來源:led.zol.com.cn

LED的結構、原理與應用

究竟LED是什麼東西呢?所謂發光二極體LED是取自Light Emitting Diode三個字的縮寫,簡單的說,是一種透過三五族元素組成會發光的半導體電子元件,當通上電流時,電子與電洞在其內重合,產生電致發光效應而發光。話講得簡單,其實它的結構對一般人來說,還挺複雜的,如下圖三所示,光是把圖上的基本原理,做到實際可以用的結構,足足搞了幾十年,若沒有足夠的知識背景加上長期投入研發的勇氣與財力,是不太可能成功的。

圖三、LED與藍光LED燈原理

圖片來源:udn.com

LED到底有什麼特異功能呢?跟一般的照明燈管比一比,大家就很容易瞭解了,它可以讓你開燈不需要等待,隨點即亮,體積也不用那麼大,小小一顆就可以了,另外,它很省電,剛好可以搭上目前環保節能的風潮。

加上藍光LED後,世界又有什麼改變呢?它的出現讓光碟的容量倍增,從使用紅光讀寫器DVD的4.3GB,到藍光讀寫器BD的25GB,因為讀取資料的光點變小了;另外,它的加入也湊足了三原色:紅色、綠色及藍色,讓LED正式進入照明的世界,當然也促使了大型LED顯示螢幕的出現,現在可說滿街都是。當然還有很多殺手級的應用,正在慢慢的改變這個世界。

藍光LED的開發

他們三個人的貢獻又是什麼呢?故事得從1986年說起,當時天野浩利用低溫AlN緩衝層長出透明、沒有表面崩裂的GaN,而赤崎勇驗證了晶格排列與電特性,且於1989年磊晶出p-GaN薄膜,到了1992年,當時任職於日亞化公司的中村修二則利用熱退火技術活化GaN薄膜,並於1995年之後,相繼開發出藍光與白光LED。

藍光之父的離開

雖然中村修二為公司開發出藍光LED,並帶來巨大收益,公司並沒有他的成就而給予他相對的獎賞,職位跟薪水也都是普通水準;再加上一開始公司對他的GaN研究並不支持,等到真正做出來的時候,才僅僅給予2萬日圓的獎勵,最終導致他於1999年跳槽美國,並於2001年與老東家對簿公堂,2005年訴訟結果出爐,最後雙方以8.44億日圓達成和解。最諷刺的是,中村修二轉戰美國後間接協助了美國LED大廠科銳(Cree)與韓國首爾半導體(Seoul Semiconductor)開發新產品,並與老東家競爭。

下面是被尊稱為『藍光之父』的中村修二在獲知得獎後所說的話:
「很榮幸獲得瑞典皇家科學院所頒發的諾貝爾獎。看見自己在LED照明上的夢想得以成真,實在感到相當欣慰。希望節能的LED球泡燈能有助於全世界減少能耗、降低照明費用。」──中村修二

從這段話搭配中村修二的生平,可以依稀感覺到他是一個對研發很有熱情的人,並具備傳統日本研發人員技術扎實又嚴謹認真的特點,諾貝爾獎無疑是從事研究工作者的最高榮譽,而獲獎無數的他(依據維基百科記載包含諾貝爾獎在內,共計獲得日本國內外大小獎項與榮譽18個),自然也將諾貝爾獎視為研發生涯的重要拼圖之一,在獲獎後,除了更加肯定自己在藍光LED的成就與貢獻外,也將名留青史。

LED市場規模

LED元件的使用越來越多,根據工研院產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IEK)的市場資料顯示,如圖四所示,2013年全球LED元件市場達156億美元,在照明市場快速成長下,以年複合成長率(CAGR)約12%來估計,預計2018年整體市場規模將達到274億美元,看來LED對世界的改變正持續著。

圖四、LED元件市場預估

資料來源:Strategies Unlimited:工研院IEK(2014/04)
www.semi.org/...pdf

藍光LED省思

一個劃時代技術的出現,隨後上演中村修二與老東家的訴訟戲碼,整個過程是值得讓人細細推敲的,何以雙方不能共享成果而必須走上訴訟這條路呢?

基礎技術的開發,是一條艱辛又漫長的路,好比古代考狀元一般,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在藍光LED開發成功之前,科學家們已經前仆後繼努力嘗試了30年,一度認為藍光LED難度太高,而不想投入研究,是很容易理解的,其實當時很多大廠也同樣遭到失敗的打擊,研發人員爭取公司裡有限的資源進行研發,是常常都會遇到的,當時日亞化高層雖然不看好此一研究方向,但仍願意投入資源進行研究,是令人讚許的,因為做這樣的投資,並不一定會成功。但最後這個技術開花結果,為公司帶來正面的改變,不只將公司從傳統化學公司轉型成LED領域的科技大廠,也讓公司獲利三級跳,這應該是所有投入研發的人最希望得到的結果。假設當時放棄了,不只失去一個改變世界的機會,若干年後仍然會有其他人把它開發出來。屆時,心理一定很不甘願。

就是憑藉著研發人員對自己技術的信心,加上個人的堅持與熱情,才能在不看好中,獲得成功;當然這中間還需要一點運氣,就因為他成功了,才能為世人津津樂道。當然日亞化也憑著這點運氣才得以雄霸LED領域。

研發人員是公司重要的資產,需要經過長期的培養與訓練,且需要相當的資源投入,雖然研發項目的變動在業界屢見不鮮,想在同一個領域堅持下去並不容易,老闆為了在短時間內看到成效,經常會將研發能量投注於較可能看到成果的項目,如同先前台灣面板大廠在OLED上的研發,也是與韓國不相上下的,曾幾何時,因為景氣的下滑,停止了對OLED的持續開發,之後就追得很辛苦了。

企業是需要獨特的領先技術來開發新市場,並鞏固原有市場的,專利的申請與佈局當然也是少不了的,藉著新技術的開發提升產品品質擴大市場佔有率,或藉由授權取得授權金,都可以為公司投入新技術開發取得正面的收益,繼而再投資取得正向循環,這是大家所樂見的。

筆者認為,類似中村修二在藍光LED深有成就卻離開日亞化的事件,是值得公司領導階層深思的,倘若當時能予以挽留,是否讓日亞化在LED市場中可以多一份助力少一分阻力?難道不值得嗎?

 

參考資料:

  1. www.fingerdaily.com
  2. www.wunan.com.tw/...PDF
  3. led.zol.com.cn
  4. www.chinatimes.com
  5. zh.wikipedia.org
  6. udn.com/...shtml
  7. www.wunan.com.tw/...PDF
  8. www.cw.com.tw
  9. www.guokr.com
  10. www.businessweekly.com.tw
  11. www.businessweekly.com.tw
  12. zh.wikipedia.org
  13. www.semi.org...pdf

 

 
作者: 陳武立
現任: 北美智權教育訓練處 研發創新顧問
經歷: 工業技術研究院 電子與光電研究所 專案副理
工業技術研究院 光電工業研究所 課長
學歷:

國立清華大學 動力機械工程碩士
國立清華大學 動力機械工程學士

專長:

專精立體顯示器、噴墨頭、封裝製程等技術領域,並對系統整合有豐富實務經驗與深入研究。

 


Facebook 按讚馬上加入北美智權報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