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權報總覽 > 產業與經濟           
 
如何將垃圾專利變成營收?韓國派遣式專利顧問立大功!
李淑蓮╱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2014.12.03
某國立大學教授曾經在公開場合表示:「當以前以論文作為教授KPI的時候,自然而言就會產生一大堆垃圾論文;現在改成以專利作為KPI,大學裡也無可避免的屯積了一堆垃圾專利。」時代在變,但追求KPI的精神永遠不變。所不同的是,儘管兩者都是垃圾,但製造垃圾專利的成本要比生產垃圾論文的成本來得高許多,因為專利除了申請費外,還要每年固定支付維護費,隨著專利數量越來越龐大,專利相關的支出也會越來越可觀。如何活用專利,讓垃圾變成黃金,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

專利商品化程度低、專利投資回收率低、產學落差大……等等,一直都是台灣大專院校為人垢病的地方。由於大學不是生產單位,因此,無法直接將專利技術商品化來換取收益,必須仰賴技轉或是專利授權等行動來挹注營收,否則專利一直累積卻不加以好好利用(或是無法利用),對學校的經費支出來說是很大的負擔。然而,學校產出的專利與業界的需求很多時候都有一定的落差,因此能讓業界青睞的只在少數。

這個問題不僅存在於台灣的大專院校,可以說全世界的大學都面臨了同樣的問題,所不同的是,有些大學校可以突破困境,讓專利成為學校重要的資產及主要的收入來源之一;有些學校卻是無法成功轉化,而讓人產生申請專利就是浪費金錢的觀感。在台灣,國立大學的處境跟私立大學有很大的差異,最大的不同就是法規的限制,像國立大學所申請的專利,都屬於國家財產,不能任意買賣或是放棄;而且國立大學不具法人格,因此不能成立公司從事商業行為。在國外像是日本,2004年即施行「國立大學法人法」,讓大學專利的應用更為靈活,其他像英國、美國,大部分大學都具有法人的地位。至於韓國則是於2007年修正「產業教育振興與產學合作促進法」,允許大學設立技術控股公司,此一法令之鬆綁對韓國的私立大學產生很大的效益,但在國立大學部份,則仍要靠政府大力推動才能創出佳績。韓國針對其國立大學活用智財的推動,是直接由韓國智財局 (KIPO)執行的,當中有些地方也許台灣智慧局 (TIPO)可以借鏡。

大學專利利用率不佳

學界與產業間最大的差異,就是學界理論與技術都很強,但很多時候產業敏感度及市場性不足;而產業間則是相反,究竟要如何拉近2者間的差距、填平2者間的鴻溝?KIPO是利用專利顧問來達成任務 (Patent Adviser) 的。KIPO智財推動部門的副部長Ha Sung Tae,同時是派遣專利顧問項目的負責人,他指出,許多國立大學或公家研究機構中都設有技術授權辦公室 (Technology. Licensing Office, TLO),而這些TLO的都有很強的專利背景。像全韓國總計共有80.3% (約680萬)擁有博士學位的研究員在韓國的大學或是政府研究單位工作,這些研究員共占用了整體韓國研發經費的23.5%。然而,政府的支援系統卻是分散在不同的部門,像教育部、商務產業部,以及韓國的智慧財產權相關組織等,都各有不同的支援系統,使得研發能量無法集中。還有一點比較重要的是,韓國大學的技轉成果表現很不理想,Ha Sung Tae指出,在韓國大學及政府研究單位中,有高達73%的專利是沒有被利用的,而且韓國TLO的重要表現也不若美國的TLO。

派遣專利顧問專家填平產學鴻溝

在以上的背景影響之下,KIPO為了協助國立大學將專利的執行及運用最大化,其智財推動部門於2006年開始利用派遣在專利領域有豐富經驗的顧問專家,來為國立大學及政府研究機構建立智財相關的基礎建設及技轉商業化的環境。

KIPO「派遣專利顧問專家」政策的運作模式如圖1所示。KIPO與KIPSI (Korea Intellectual Property Strategy Institute, 韓國智財策略研究所合作),協助進行專利顧問與TLO配對的動作。Ha Sung Tae指出,專利顧問的工作是一條龍式的服務,從創新研發開始,到申請專利、IP保護、活用專利及創造良性循環環境,專利顧問都會一手包辦。如果更具體一點,可以向前延伸到專利申請前的評估:究竟這是一個有價值的專利還是垃圾專利?值得申請還是要打回票?也可以往後延伸至獲證後的專利授權:那一個產業、那一家公司需要這個專利?如何行銷?授權金要如何計算等等……,種種既專業又繁瑣的工作,專利專家都會一手搞定。專利專家因為與產業界有更緊密的聯繫,因此更了解業界需求,可將垃圾專利大量降低,及將專利利用率大大提升。

圖1. KIPO「派遣專利顧問專家」政策的運作模式

圖片來源:Ha Sung Tae簡報資料,李淑蓮翻譯

嚴格來說,專利顧問是政府 (KIPO) 協助國立大學及政府研究機構活化專利應用的一個項目,因此私立大學或是私人機構並無法享用此一服務。至於經費的部分分配如下:

  • 配對系統:由政府及非政府部門共同分擔
  • 工資支出:由KIPO負擔 
  • 活動費用:由接受派遣的大學或政府研究機構負擔,專利派遣顧問一年活動費用為3千萬韓元(即約85萬新台幣)。

專利派遣顧問的任期為3年,如果被派遣的大學或機構有需要,可以延長任期,續聘一年。Ha Sung Tae指出,專利顧問的地位應該比團隊的領導要高,而且被授予決策權力,尋找合格的專利顧問是KIPO一項很重要的工作。不過,由於專利顧問在派遣期間負責的是執行工作而非訓練,因此一旦任期屆滿離開被派遣單位後,接受服務的單位是否能充分銜接,實在值得觀察,唯KIPO目前仍未發展出後續追蹤的機制。

成果豐碩 台灣可以效法?

於2014年,全韓國共有17個單位接受專利派遣顧問的服務(如圖2所示),分別有11所國立大學及6家政府研究機構。

圖2. 2014年韓國專利派遣顧問服務現況

圖片來源:Ha Sung Tae簡報資料

綜觀自2006年派遣專利顧問服務開始以來,總共派遣了56名專利顧問到47所大學及9所研究機構服務;其中有9個單位曾續聘專利顧問一年,有13個單位以全職形勢顧用派遣專利顧問,顯示此項服務獲得認同及肯定。至於成果方面,也可以說十分豐碩,就去年 (2013)的表現來看,共有20個單位接受了派遣專利顧問服務,所獲得成果如下:

  • 顧問服務:1,189件
  • 研討會、成果發表:213場
  • 專利申請:3,791件
  • 專利獲證:2,539件
  • 技轉:763件
  • 技轉金:216億韓元

Ha Sung Tae還特別舉了一個相當成功的例子,就是韓國群山國立大學 (Kunsan National University)。群山大學在經過派遣專利顧問服務之後,搖身一變成為表現出色的智財機構。在接受顧問服務之前,一年內只有一件技轉案件,技轉金額為1千萬韓元,但接受了顧問服務之後,2013年技轉案件躍升為23件,技轉金額近2億3千萬韓元(詳見表1)。

表1. 韓國群山國立大學接受派遣專利顧問服務之前後表現對比

項目

接受派遣專利顧問服務之前

接受派遣專利顧問服務之後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10

技轉件數

2

1

1

7

9

13

23

技轉金額

3,260

2,970

10,000

178,200

126,960

153,450

228,250

專利申請
(獲證)

13
(4)

14
(11)

18
(5)

22
(15)

41
(28)

50
(32)

72
(32)

資料來源:Ha Sung Tae簡報資料                                                                                                                   金額單位:千韓元

當然,韓國的派遣專利顧問服務仍有許多待改進的地方,但至少成果是看得見的,而且其中也有一些台灣可以學習的地方,例如,直接由韓國智財局來負責,這樣子效果是最顯著的。試問在政府部會中,有那一個單位比智財局懂智財?在台灣,根據「國家智財戰略綱領」,其戰略重點4之「活化流通學界智財」之主辦部會為國科會,就這一點來看,好像有點緣木求魚,因為國科會本身也算是一個研究機構,要它來達到提高學界智慧財產流通運用程度、強化學界智財佈局/商業化等研究與擴散、強化學界成果萌芽與多元運用機制、促進學界成果產業化環境等4大目標,是不是有點牽強?何不學學韓國,交給智慧局來做做看?

 


Facebook 在北美智權報粉絲團上追踪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