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權報總覽 > 產業與經濟           
 
侵權鑑定落伍了 ! 專利分析的新趨勢你掌握了沒?
李淑蓮╱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2015.04.22
一般人對專利分析的概念都停留在侵權鑑定、專利地圖……等等,但其實這已經是很末段的工作了。因為到這個階段已經是在分析獲證的專利,對於研究大廠的技術研發趨勢一點幫助都沒有。新的專利分析趨勢是從「專利申請」入手,去研究競爭對手或是大廠的研發方向,也唯有這樣才能真正走在市場前端,掌握主流市場脈動。

4月21日,大立光在股市開盤不久就衝破3000元大關,股價創台灣股市的新高,是台灣股票史上的一個里程碑。每次看到大立光這檔股票,便會想起一位財經記者說過的話,那是差不多10年前的事,大立光那時候股價才3、400元。那位財經記者當時在電視上談他選股票的經驗,他說:「有一次我去日本旅遊,發現日本人很喜歡拿著手機在那邊咔喳、咔喳的,剛開始還不知是什麼東西,後來才知道是用手機來照相。當時我心裡就想這個東西一定會紅,因為日本很多時候都是流行的先驅 (按:10多年前),特別是在3C產品方面,所以我回台灣之後就買了大立光這檔股票 (按:大立光主要業務為生產光學鏡頭及鏡片,現為全球最大的手機鏡頭製造商)。」現在每次大立光股價創新高時,我都會想起那位記者的話,由此可見掌握市場趨勢有多重要。

其實,看到市場出現產品才跟進已經有點晚,但這位記者是在日本市場發現時就跟進,也可以說是早期跟隨者,台灣廠商很多時候都是市場接近成熟甚至快要飽和時才想要切入。市場已經看到產品再切入當然很簡單,只要買個成品回來,拆一拆再進行「逆向工程」,稍為修改一下就可以上市了。聽起來很誇張,但事實上很多小廠都是這樣子謀生的。

很多廠商可能會認為「以台灣廠商的能量,要掌握潮流趨勢談可容易?」其實非常簡單,而且幾乎可以不花一毛錢,只要掌握專利分析的新趨勢,就可以掌握潮流趨勢。

從專利申請看未來市場 - 以Apple為例

一般人對專利分析的概念都停留在侵權鑑定、專利地圖……等等,其實這已經是很末段的工作。因為到這個階段已經是在分析獲證的專利,對於研究大廠的技術研發趨勢一點幫助都沒有。新的專利分析趨勢應該從「專利申請」入手,去研究競爭對手或是大廠的研發方向,也唯有這樣才能真正走在市場前端,以「創新」來制勝。

要怎麼進行?其實很簡單。就以分析Apple的專利為例子。

長期研究Apple的業者可能都對Patently Apple這個網站很熟悉,這個網站有許多分析Apple獲證專利的文章,像Apple Granted 47 Patents Today Covering Three Apple Watch Bands and Push-to-Talk這一篇;如果你要看Apple新申請的專利,就要去Patent Applications那個類目去尋找。

好啦,現在知道了Apple今天送件申請(公開)了什麼專利,那又要怎麼利用呢?

這邊再舉一個Apple觸控技術專利的例子。

Apple於2010年10月12日獲得美國專利商標局USPTO核准的18項專利中,有3項屬多點觸控技術專利,專利號分別為7,812,826、7,812,827及7,812,828;除了7,812,828是當年Apple收購Fingerworks後直接取得的專利外,7,812,826是Apple於2006年12月29日送件申請的、7,812,827則是Apple於2007年1月3日送件申請的。但如果從市場上的發展歷史來看,觸控技術應該是自Apple於2007年推出搭載觸控面板的iPhone之後,其應用於行動通訊設備才開始蔚為風潮,甚至延伸至不同類型的手持式設備。

如果從專利申請的時間點來分析,應該是從Apple搭載觸控技術的產品上市之前,就知道這家大廠的「企圖」。知道了大廠的「企圖」了,也就是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市場的趨勢,至於接下來要跟進還是觀望,就要看各自廠商的選擇了,但畢竟怎樣,總比等競爭對手產品都問市了才來Copy或是代工來得好。

抓住大廠來研究

雖然Apple是消費性電子的領導大廠,但不是每個廠商都一定要研究Apple的專利,重點是在自己的領域中找出龍頭大廠,持續不斷的研究。例如Qualcomm也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不過Qualcomm可能不像Apple般,有專屬網站可以查詢,這時候便可以直接到專利局的網站搜尋,以Qualcomm的美國專利為例:

(1) 進入USPTO Search for Patents網頁
(2) 選擇 USPTO Patent Application Full-Text and Image Database (AppFT)
(3) 選擇 Quick Search
(4) 比較簡單的是只在Term 1:Assignee Name欄位打上Qualcomm (當然也可以在Term 2加入Application date來收窄範圍)

(5) 然後會跳出一堆Qualcomm的專利,它是以公開日期排序的,最新公開的在最前面,像第一頁的都是2015年才公開的。

筆者在這邊只是提出一個概念供業者去參考,目的是提醒大家專利分析的重要,當然廠商應該找出適合自己的實際操作方式。如果一些廠商沒有專門的研發或是智權人員來負責這個工作,也可以花一點預算找專業的專利分析業者來處理,這種投資絕對是不能省的!

 

作者: 李淑蓮
現任: 北美智權報主編
學歷: 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
經歷: 半導體科技雜誌(SST-Taiwan)總編輯
CompuTrade International總編輯
日本電波新聞 (Dempa Shinbun) 駐海外記者
日經亞洲電子雜誌 (台灣版) 編輯

 


Facebook 在北美智權報粉絲團上追踪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