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權報總覽 > 產業與經濟           
 
老狗也能玩出新把戲?IBM的自救之道
蔣士棋╱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2015.07.01
對老一輩的人來說,IBM象徵的是科技業菁英,只要是掛上IBM牌子的機器設備,價格跟品質硬是比其他高上一截;但對年輕一點的人而言,他們認識的IBM已經幾乎賣光了硬體事業,成為一家顧問公司。現在,IBM即將再度轉型,而且是回到老本行:運算。

當科技業的發展趨勢朝著行動、雲端、軟體前進時,老牌的科技巨擘如Dell、HP、Intel、Microsoft也不得不把產業的話語權交給Google、Apple、Facebook和Qualcomm。唯一還值得期待的,只有藍色巨人IBM。

繼去年九月把伺服器事業出售給聯想後,今年以來,IBM「又」做了許多出人意表的決定。今年四月中,就在Apple發表新款iPad之後,IBM就緊接著宣布,旗下的新事業體Watson Health將支援透過Research Kit以及Health Kit傳送的數據;換句話說,只要使用這兩種app紀錄個人健康狀況,後台負責監測運算的,很可能就是IBM。這只是Apple與IBM在眾多合作項目中的一項而已,去年七月時在iTunes Store裡面就已經看得到IBM為iPhone和iPad量身訂做的企業用app。

圖1:今年四月中,IBM成立名為「Watson Health」的新事業單位,專攻健康數據運算分析

資料來源:https://www-03.ibm.com/press/us/en/photo/46586.wss

到了六月中,IBM又宣布將投注大量的工程師與教育資源到名為Apache Spark的開源及時運算框架上。在軟體界企業或個人投入開發開源軟體並不是新鮮事,IBM自己就曾為Linux的普及推了一把;但這次IBM顯然不僅是贊助而已:他們計畫投入超過3500位軟體工程師進行研發、在IBM自己的軟體產品中植入Apache Spark、也將在舊金山設立中心,專門開發Spark相關的創新應用。

不賣電腦的IBM還能賣什麼?

選擇在全球最大的網通設備市場中國宣布「去IOE(IBM, Oracle, EMS)化」時出脫伺服器事業,又把半導體廠賣給格羅方德(Global Foundry)IBM著眼的不只是停損而已。

當資訊產品越來越多樣化、晶片價格越來越低廉時,硬體製造的毛利只會被持續侵蝕;但在聯網設備越來越多的同時,資料量也是每年跳躍式地成長,對於運算能力的需求也是只增不減。所以,對於IBM來說,在物聯網時代與其自己製造產品在戰場上廝殺,不如退居第二線扮演「軍火庫」的角色,反而更能發揮具有優勢。

選擇跟Apple結盟正是一個典型的例子。30年前Apple剛創立時的第一支廣告就在暗諷IBM的龐大僵化,當時誰都不相信這兩家公司有一天會緊密合作。十年前就已經脫離個人電腦事業的IBM在消費電子領域可說是注定缺席,而後賈伯斯時代的Apple,也需要在iPhone與iPad上設計加值服務來穩固市場。舉例來說,在日漸壯大的健康照護領域,Apple的Research Kit/Health Kit僅能做到即時蒐集數據,但這些心跳、血壓數據的品質是否合格,以及如何從中推測使用者的健康狀況,就得仰賴IBM的運算能力,再結合醫療專業進行處理。為了發展醫療照護事業,IBM挑選的合作對象除了Apple之外還有壯生(Johnson & Johnson)以及美創力(Medtronic)兩家醫療設備廠,更併購了兩家專攻健康數據分析的公司以確保成功。

投資大數據運算框架的開發也是相同的邏輯。大數據時代不同於以往的特色之一,就是無時無刻進行都在進行資料的傳輸與運算,而能夠滿足這些運算需求的軟硬體也必須具備低成本、可隨時修改以及取得容易的特性。因此,只要運算框架建構完善,資料分析的門檻就能降低,吸引更多業者投入大數據的蒐集與應用,最終也將讓IBM自己的運算事業受惠。

比爾‧蓋茲(Bill Gates)曾經警告過金融業:真正重要的是金融服務,而不是銀行(Computing is necessary, but computers are not.);同樣地,對IBM來說,真正重要的是運算服務(computing),而不是電腦(computers)。硬體不管再怎麼高端,毛利空間終究有限,但軟體的運算應用卻能深入到各個層面,更能創造無窮盡的附加價值。也許就是看透了這一點,IBM才敢大膽地拋開過去的成功經驗,重新擁抱運算。反觀台灣,多少業者有勇氣拋去過往的成功,往新方向前進呢?

 

資料來源:

  1. IBM and Partners to Transform Personal Health with Watson and Open Cloud, ibm.com
  2. IBM Invests to Help Open-Source Big Data Software — and Itself, New York Times, JUNE 15, 2015

 

作者: 蔣士棋
現任: 北美智權報資深編輯
學歷: 政治大學企管系
經歷: 天下雜誌記者
今周刊記者

 


Facebook 在北美智權報粉絲團上追踪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