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權報總覽 > 產業與經濟   
 
智財訴訟雲端知識庫新上線 協助中小企業應付專利戰
吳碧娥╱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2015.11.18

從2005年至今,台灣九大產業在美國被告專利侵權的案件多達694件,其中近九成都是由專利蟑螂所發動。國內知名大廠是最大苦主,身經百戰之下練就一番攻防好身手,但缺乏雄厚資本撐腰的中小企業,一旦被告可能完全不知該如何是好。經濟部技術處委託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所建構的「智財訴訟雲端知識庫」近日正式上線,從美國專利侵權救濟程序、專利蟑螂的攻防分析、到管轄法院的選擇策略,都能在其中找到解答。

智慧財產局長王美花在接受100期北美智權報專訪時就曾提到,經濟部技術處委託工研院推動建置「智財訴訟雲端知識庫」,目前正建置中,要推動政府對外的專利資訊平台,有利於讓各大學校院、科研機構及企業,掌握相關專利資訊。

行政院在101年11月29日核定「智財戰略綱領」,當時就規劃建構「智財訴訟雲端知識庫」。經濟部技術處委託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進行該項計畫,於今年完成建置,並在11月舉辦的「2015智財訴訟雲端知識庫暨大專院校專利布局研討會」中正式宣佈對外開放使用。

智財訴訟雲端知識庫 上線啟用

在該場研討會中,工研院技術移轉中心副主任樊治齊指出,智財訴訟雲端知識庫定位是以協助我國中小企業處理智財訴訟相關議題為主,著重於資料加值、整理,希望能做為國內廠商面對國際智財訴訟的知識平台,讓中小企業能取得即時的資訊與協助。經由諮詢業界40多位法務主管,包括台灣科技產業法務經理人協會、國內外律師、企業in house及專家等進行實務經驗分享,首席執行編輯為陳家駿律師。初期內容將提供美國專利訴訟實務經驗,及國內廠商因應美國專利訴訟的做法,未來將逐步將擴增其他智慧財產的主題與地域。智財訴訟雲端知識庫目前是免費服務,只要登入ITIS智網的會員,即可閱覽相關資訊。

圖一、從ITIS智網首頁登入會員後,在「整體產經」下拉選單裡,選擇「智財訴訟研析」即可進入智財訴訟雲端知識庫。

圖片來源:ITIS智網

而智財訴訟雲端知識庫的主要內容,涵蓋美國最新智財判決的摘要,分別針對美國聯邦法院及國際貿易委員會(ITC)的專利案件審理流程進行介紹,包括「證據開示」(Discovery)、「證人取證」(Deposition)及「馬克曼聽證會」(Markman Hearing)等重要程序,彙整出最高法院及CAFC近年來的案例評析。

圖二、「智財訴訟雲端知識庫」架構

資料來源:工業技術研究院,104/11/06智財訴訟雲端資料庫開台簡報

九大產業美國專利訴訟案件輕鬆查

近年來由於「非實施專利事業體」(NPE)的橫行,讓台灣許多廠商成為專利蟑螂攻擊的對象,近九成的美國專利訴訟都是由NPE所發起。智財訴訟雲端知識庫特地彙整了包括LED、LCD、IC、網通、電腦、手機、生技、綠能和精密機械等九大產業的專利訴訟統計,使用者可以利用案件查詢的功能,以廠商名稱和年份進行搜索,還能用原告或被告來區分專利案件數量(詳見圖三)。

圖三、國內重要產業專利訴訟統計



資料來源:工業技術研究院,104/11/06智財訴訟雲端資料庫開台簡報

美國專利訴訟戰爭:不花錢無法脫身的金錢遊戲

美國專利訴訟為什麼令人頭大?最大的殺傷力就是「成本」,台灣科技產業法務經理人協會理事長阮啟殷指出,一件案子如果進入美國法院一審程序,光是律師費就要300萬美元起跳,如果案子進入ITC,費用可能要再乘以兩倍。專利訴訟中,又以「證據揭露程序」(Discovery)最燒錢,佔美國專利訴訟成本的40%~50%。專利訴訟的勝敗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事,建議尋找好的和解方式,用最低的成本把案子儘早結束掉(可參考北美智權報先前報導「專利蟑螂橫行 侵權問題從是非題變選擇題」)。

擁有34年職業經驗的陳家駿律師表示,美國專利訴訟的特性是程序複雜性高,一個環節錯誤,勝負可能就誤判了;另一點是花費驚人,訴訟費可能高達200~300萬美元,要準備的文件資料更是大海撈針、包山包海,成本是很可怕的。陳家駿認為,專利訴訟就是「金錢分配的遊戲」,近年來NPE不斷發起專利戰爭,一旦訴訟發生,不是把錢付給專利律師,就是給原告NPE。最糟的狀況是不僅官司打輸,要付損害賠償甚至有三倍的罰款,除了自己的律師費之外,可能還要支付對方的律師費。對於In house專利部門來說,一旦碰上專利訴訟,想要不花錢是不可能的,這是專利訴訟的制度本身使然,因此最重要的是「如何有效擺脫專利訴訟」,若不得已要請律師,目標也是盡快脫離訴訟為上策。

圖三、智財訴訟雲端知識庫首席執行編輯陳家駿律師(圖左)與台灣科技產業法務經理人協會理事長阮啟殷。

吳碧娥/攝影

美國專利訴訟兩大戰場比一比

美國專利訴訟有兩大戰場,一為聯邦法院(Federal Courts),一為國際貿易委員會(International Trade Commission;簡稱ITC),如何選擇各有利弊。大部分專利訴訟都會在聯邦法院進行,雖然訴諸聯邦法院曠日廢時,若勝訴得以要求損害賠償或律師費;有些美國公司則會策略性選擇在ITC提出行政救濟,近年來台灣很多廠商都遇到在ITC被訴的情形。雖然ITC不能請求損害賠償,但是和法院訴訟相比速戰速決,易達嚇阻效果。但因美國律師是按時計費,不論專利戰場是在ITC或是聯邦法院,免不了要付出可觀的律師費及相關訴訟費用。

在美國要打專利訴訟,法院地點的選擇也是門學問。美國德州東區聯邦地方法院的專利侵權案件,素來以專利權人勝訴率較高,且起訴後被告難以成功請求移轉法院進行本案管轄權而著名。因此,部分NPEs會傾向於德州東區地方法院提起專利訴訟,甚至因此在德州設立公司,就是為了獲得該法院的專利侵權案件管轄權。在智財訴訟雲端知識庫中,曾針對WiLan、Rambus、Thomson Licensing三家NPEs訴訟提告管轄法院進行分析,發現WiLan公司的訴訟策略是集中於德州東區聯邦法院,2012才年開始往Florida southern及California Southern法院擴展,控告台灣廠商也是採取此種模式;而Rambus公司則因總部設於北加州,多選擇加州北區聯邦地方法院,且偏好以ITC為運用策略,台灣廠商常名列控告對象;此外,Rambus與Thomson Licensing常會策略性選擇在ITC控訴,尤其對美國境外公司以禁制令達到嚇阻的效果最大。

表一、美國NPEs公司選擇管轄法院分析
資料來源:智財訴訟雲端知識庫

台灣的國際大廠擁有豐厚的法務資源和人力,智財訴訟雲端知識庫主要服務的對象則是中小企業。許多中小企業可能是第一次碰上美國專利訴訟,在完全沒有經驗的情況下,往往不知如何應對,建議可先上智財訴訟雲端知識庫尋找相關資源。最後,為讓中小企業能簡易了解美國專利訴訟,工研院還製作了全程中文配音的動畫,有興趣可以點此觀看:

 

作者: 吳碧娥
現任: 北美智權報資深編輯
學歷: 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
經歷: 驊訊電子總經理室特助
經濟日報財經組記者
東森購物總經理室經營企劃

 


Facebook 在北美智權報粉絲團上追踪我們       

 

















本電子報所登載之文章皆受著作權之保護,歡迎全篇轉寄,但請尊重著作財產權,未經同意授權,請勿部分轉貼或節錄轉寄。 
©2015 North America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北市永和區福和路389號五樓 TEL: (02)8923-7350 FAX: (02)8923-7390 http://www.naip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