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工資調漲僅利於極少數勞工,卻壓縮了近千萬名本勞的福利。台灣的薪資結構出現相當詭異的現象,即基本工資14年內上漲了20%,但平均實質薪資卻倒退回14年前!政府喊出公平正義,卻罔顧千萬名勞工的權益。應以「薪資調查報告」取代基本工資,建立合理薪資公開透明制度,方為根本之道。 |
|
勞委會將在8月2日召開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決議是否調高基本工資為不低於19,000元,若月薪調高3%,則最低工資將來到19,350元。此舉對產業界影響甚鉅,平均將增加4.36%人事費用。全國僅180萬人 (約16%) 適用基本工資,絕大多數員工 (約84%)薪資負成長 (如下圖),甚至倒退回14年前!大家吵得沸沸揚揚,試問調漲基本工資真代表全體勞工的「公平正義」嗎?
圖一、台灣勞工結構
調高基本工資是拿多數勞工薪資補貼外勞與邊際勞工 近千萬勞工未蒙其利先受其害
全球經濟不景氣,歐債危機肆虐,台灣出口業連年衰退,外在經濟環境的疲軟、再加上內部政策浮動,台灣投資環境現正處於內外交相迫的狀態。政府高喊救經濟的口號,卻罔顧市場供需原則、以政策干預市場運作,無疑是增加整個社會負擔。全國工業總會蔡練生秘書長表示,面對惡劣的環境,政府應想辦法擴大內需、加強公共建設,但現在卻適得其反,提出的政策總是未謀其利卻先見其弊,因為資本市場會因此而萎縮,整個企業環境緊繃、股市跟著慘跌,導致企業無法順利籌募資金,影響的仍是絕大多數的勞工權益。
在過去幾年,調漲基本工資會適當參考經濟景氣狀況。而其他國家也有制定標準,規定以適用基本工資的比例和整個平均工資的比例相較,如果拿基本工資的人低於總工作人口的35%,才可討論要不要調基本工資。蔡秘書長估算,如果基本工資調高3%至19,340元,則台灣的雇主每個月光基本工資就要增加11億的開銷,等於一年增加131億。二代健保又要多開徵100億,而不管經濟景不景氣,勞保費每年固定調整0.5%。總的來說,基本工資加二代健保、再加上每年調漲的勞保費,台灣雇主一年增加了317億的成本。企業成本增加、但經濟成長並未同步上升,主計處年年下修經濟成長率,預估今年將比去年下降2%。內需不足、成本增加所導致的經濟蕭條,政府更罔顧整體利益,無疑是雪上加霜。
根據統計,全台灣總勞動人口是1,113萬人,非領最低工資的本勞高達953萬人,全台領基本工資的本勞約160萬人,還有21萬的產業外勞 (如上圖所示),不斷調高基本工資只能使極少數人受一點點小惠。在企業獲利衰退的情況下,因為調漲基本工資而調高外勞與邊際勞工的薪資,讓其他近千萬、高達953萬勞工的福利因而被削減,或者薪資成長的空間消失,一般勞工未蒙其利、先受其害。因為所謂對160萬人的公平正義而對953萬人不公平,這樣算是公平正義嗎?
基本工資 ’97年後調漲20% 實質薪資卻退回14年前
行政院主計處最近公布今年1到5月受僱員工薪資調查,員工每月固定領取的經常性薪資為3萬7262元,比去年同期小增686元,但在計入物價上漲因素後,實質經常性薪資僅剩3萬4572元,僅比去年多160元,收入水準倒退回與14年前相當。但反觀基本工資的調整頻率與幅度 (如表一),2011年與1997年相較漲了約3,000元,14年來漲幅高達20%,但所有受僱員工平均實質薪資卻倒退回14年前!行政院主計總處調查,2011年5月份統計顯示,全國受僱者平均月薪約3.5萬,與14年前相當。物價飛漲、油電雙漲,大家薪資沒跟著漲反而倒退,政府僅忙著照顧極少數人的最低工資、卻罔顧整體薪資呈現嚴重倒退的實情,再問公平正義何在?
再者,領取基本工資人數並未如帳面數字。根據勞委會統計,目前全台領基本工資(18,780元)的勞工約180萬人,當中約20萬人(一成多)是產業外勞,比例不高,但因為勞健保必須一起承保,有些人想降低勞健保費繳交金額,就用基本工資去申報、或倚附公所參加投保。帳面上的數據看似領基本工資的人數有百萬,但實際上可能很多是高薪低報、或僅是為求基本保障的人頭戶。這需要再進一步去探討數據裡的真實結構,而不是只看數據就喊出安定社會的口號,貿然決定調漲基本工資。
依主計處的資料顯示,自1997之後基本工資漲了20%,但調漲基本工資真的能改善勞工福利嗎?這必須取決於上述180萬名勞工是否能完整享受薪資調整。如果聘用勞工的成本增加,資方自然會因為維持人事成本不變的情形下而裁減部份員工,減少僱用,則首先會造成失業率提高的問題。減少聘用的情形下,就是每位勞工的工作量增加,原本兩人一起做的工作,在調漲基本工資後,可能統統納入一名勞工的工作內容。薪資只增加幾百元,但工作量卻加倍,不僅對維持基本開銷無效益,還變相地增加了工作負擔。因此,政府愛之適足以害之,調漲基本工資,不僅影響供企業成本與供需原則,更進一步的影響,是造成勞工失業率提高、工作量增加的苦境。
以「合理薪資」取代最低工資 適切市場需求
政府設立基本工資的本意良善,目的為保護弱勢族群、進一步安定社會,卻不利整體的永續經濟發展。唯有照顧全數千萬名勞工、而非只聚焦於底層的最低工資,才有所謂公平正義。那麼,究竟該如何提高整體薪資水平呢?蔡秘書長表示,現在台灣基本工資與平均工資的比例,已經超過41%,製造業已經達到至少43% 都已經遠遠超過韓國或其他國家。既然基本工資和平均工資的比例並未達到調漲的標準,那麼現階段該重視的,就不在於是否調漲基本工資,而是應該讓市場自行決定薪資,以符合職務、適切行業別的彈性「合理薪資」來取代齊頭式的最低工資。如此一來,若企業找不到人,自然有其加薪必要,一味要求訂定最低工資,正好破壞了自由經濟市場的平衡機制,非但壓縮了絕大多數的勞工福利空間,對少數邊際勞工和外勞的維持基本生活幫助也相當有限。
人力資源對各企業而言都是有力的競爭要件,通過合理薪資的設計來留住、吸引、並激勵各種人力,是合理薪資制度的根本目標。制定合理薪資制度有諸多優點,如吸引並留住人力、提高企業競爭力、降低員工對公司制度的矛盾感等。但要讓員工認同市場的合理薪資制度,前提是員工必須非常瞭解市場薪資水平,因此,依職務別、職業別的市場資料就必須非常客觀,同時也能提高對員工職業素質的要求,進而強化企業競爭力,拉抬整體經濟成長。
勞資資訊不對等 合理薪資應公開透明
多數員工其實對資方薪資制度制定不甚瞭解,原因來自薪資結構的不公開、不透明,勞方與資方對薪資資訊的取得相當不對等。因為勞方無法掌握自己的薪資,就怕資方胡作非為、恣意擺佈新資結構,因此政府設定基本工資來「保護」勞方。但如果勞方都能對自己應領取的薪資水平清楚掌握,依職業別、職務別來要求薪資,自然而然能降低資方剝削的可能性。這亦屬於市場自由機制的一環,依市場供需來決定合理薪資,而非政府政策干預的齊頭式平等。
然而,多數員工其實無從得知自己的薪資結構是否健全。讓各行各業薪資結構公開透明,才是政府應該努力的方向。政府應努力進行實質薪資普查,並積極宣導薪資調查辦法 (註一),讓員工掌握自己的合理薪資,不僅可避免雇主惡意降低薪資、更有助於整體薪資水準的提升。主管機關可稽核各企業是否在企業內部的薪資制度或薪資手冊中,明確寫出內部升遷標準、獎金計算方法、薪資或獎金發放時間等,使企業的薪資管理更加規範。如此一來,薪資水準給太低的雇主,就會發生流動率高、請不到員工的狀況,也自然而然會面臨市場淘汰。但政府如今卻反其道而行,不幫員工爭取合理薪資的公開透明制度,反而制訂政策強行規定調漲基本工資只保障少數人、更忘了多數人眼巴巴盼望著調薪不成,還要面對物價大漲、薪資倒退的窘境!
罔顧多數員工利益、一味調漲基本工資,政府的美意如掩耳盜鈴,無助於解決台灣跟前所面臨的經濟困境。反之,政府應該積極舉辦合理薪資公開透明制度、並努力宣導之,由市場決定基本工資提升,才有利於整體國民所得增加,而大家所期盼的「公平正義」,也才有真正到來的一天。
註一:勞工職類別薪資調查 http://statdb.cla.gov.tw/psdn/PSDNIndex.aspx
|
Facebook |
|
按讚馬上加入北美智權報粉絲團 |
|
|
|
|
|
|